把家里的小玩具带来和小朋友一起交换着玩等,当孩子回到家把她想法告诉大人,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她,并夸孩子做的对,得到支持后,她会高兴的跟孩子们一起分享她的快乐,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孩子与集体的交流,更加可以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集体生活中,同做一件事情,不免有孩子之间因意见不同而产生摩擦,孩子们的一个明显缺点:一旦出现了什么错误,你把他们叫停的时候,他们总有一千个理由来为自己的错误、毛病寻找借口和开脱。也就是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总是找客观理由。这样的孩子,他觉得自己没有毛病,就不改正自己,养成习惯了,就总是挑别人的毛病,自己就永远不会进步。对于我自己
f的孩子,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上述情况,必须告诫她,马上自我反省自己,自己哪个地方做的不对,赶紧承认错误,向人家道歉。即使不是自己的错误,也要宽容的对待对方。要记住“好汉子怨自己,赖汉子怨别人。”从而引导孩子帮其他小朋友做事时,要学会跟别人合作,不要互相指责,让他们体会到团结协作的力量。四、培养孩子最起码的是非观念,让孩子在思想的快乐中成长。有这样一个故事:某一天,一家三口到一家快餐店吃午餐,这时进来一对母女,母亲要了两碗粥,自己一碗,孩子一碗。孩子尝了一口自己的粥,大概觉得不好喝,就不要了,而这时孩子的妈妈却端起碗来,以粥不好喝为理由要把那碗粥退掉,服务员说粥已经喝过,不能退。这位家长坚持说没喝,偏要退。于是这位家长便与这位服务员吵了起来,最后大打出手。那作为你们的孩子是怎样的观点呢?我想孩子的观点是:家长做的不对,一是家长撒谎,明明喝过,说没喝,没喝怎么知道粥不好喝呢?二是当着自己孩子的面竟对服务员大打出手,损害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对孩子影响不好。观点鲜明,很有思想。还有一次就是我在路上听见一个母亲责备女儿,为什么语文只答了七十分?怎么答的?怎么学的?一路上女儿只是哭,母亲就是这三个问题翻来覆去的问。我的观点是:一是这位母亲真罗嗦,问题问一遍就得呗,干吗没完没了?二是母亲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对,应该帮女儿分析为什么没有考好,是不会,还是马虎,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虽然是一个小学生的事情,当然也可以反射到我们幼儿园,其实家长都要望子成龙的愿望,但是孩子毕竟处在成长阶段,遇到事情作为孩子本身
f就已经不开心了,父母再加责备,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大人应该经常跟孩子探讨是非问题,对孩子的思想是很有启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