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系统本身设计缺陷的风险。四是系统的内部控制功能不足。4、事后监督手段亦不能适应国库业务发展的需要。事后监督手段亦不能适应国库业务发展的需要。由于国库内外部改革和资金清算方式的改变,国库资金风险点前移,国库监管窗口也随之前移。国库会计核算不仅需要事后监督,更应加强事中监督。当前国库会计核算监督管理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监督管理的对象过于狭窄,监督管理工作基本上停留在对纸制传票、报表、账薄的事后监督,这种依靠手工完成
f国库制度研究课题
事后监督的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国库核算电算化和国库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更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资金风险。二是国库监督管理职能弱化,国库部门在实际的监督管理中只能行使监督和建议权,而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特别是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建立后,授权支付和直接支付以及公共支出改变了国库原有的库款支拨核算方式。然而与之相应的国库监管管理职能却没有得到加强,这种滞后的局面将不利于国库对预算执行监督作用的发挥。二、对国库会计核算标准化操作和规范化管理的几点建议1、明确职责,实现会计核算操作程序化。明确职责,实现会计核算操作程序化。国库的中心任务是会计核算,实现会计核算的规范化,是发挥国库职能确保核算数据准确、及时、完整的根本保证。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国库业务发展变化的要求合理设置会计核算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制定统一规范的操作流程,使每个操作人员清楚每一步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杜绝业务处理的随意性,切实达到防范资金风险的目的。制定科学统一的业务操作流程,从凭证的受理(填制)、审核、录入、复核、综合处理等各环节制定统一的标准,进而量化管理,从而实现国库会计核算标准化。2、健全制度、统一流程、规范操作。健全制度、统一流程、规范操作。《国库会计核算系统》(TBS)《国库集中核算系统》和(TCBS)的推广和加入现代化支付系统标志着国库会计核算业务新体系的形成,而相应的制度却没有跟上,原有的规章制度明显滞后。因此,实现国库会计规范化管理,必须制度先行。国库部门应按
f国库制度研究课题
照新的《国库会计管理规定》等制度要求,在尊重实际的基础上,对原有制度中不合理的地方予以修订、补充,制定出统一规范的核算管理制度,形成一套集运行、约束、考评、奖惩于一体,涵盖所有岗位、多层次的国库会计核算业务管理体系,逐步实现核算工作规范化。3、优化和完善新系统及内部网络建设。优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