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论苏联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作者:李响来源:《大经贸》2017年第07期
【摘要】苏联模式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之间关系密切,苏联模式的形成具有其合理成分,但也有其弊端。它为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指引了方向,对我国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影响。对苏联模式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既不能照抄照搬,也不能一点不学。它曾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也出现过重大的失误。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长期的学习苏联模式之后,对其进行总结反思得出的结果,是对苏联模式弊端的克服和创新。反思苏联模式,总结其得与失,用其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苏联模式公有制经济改革社会主义建设
1苏联模式综述
11苏联模式的形成
“苏联模式”指苏联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制度、体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苏联模式大致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也就是斯大林执政时期,这一时期的苏联已经尝试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随着苏联领导人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解出现偏差,认为新经济政策不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是资本主义的产物,新经济政策遭到废止,同时这也是苏联发展工业化的需要。1929年新经济政策正式遭到废除。随着苏联工业化的发展,苏联模式逐步形成。在这种模式形成的过程中,苏联执政党内部发生了激烈的斗争,最终以斯大林为首的多数派获得胜利,由此苏联模式得以形成。
12苏联模式的三大表现
关于苏联模式的表现,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即经济、政治和外交。首先,从经济上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次,从政治上看,苏联模式是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最后,从外交方面看,苏联模式又是集合了大国主义、强权主义、沙文主义、主观主义于一体的封建农奴作风于一体的强权体制。
13为什么建国初期我国要采用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国家领导班子制定出了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这时候我国也采用了苏联模式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一决策的选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有其必要的条件: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对于中国的领导人来说是个全新的课题。我国领导人对于社会主义的认知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一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两个必要的参照,而对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苏联的实践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