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3000亿元,形成13亿吨煤炭、1700万千瓦发电装机、2000万吨煤化工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增加值1200亿元以上。神奇的宁夏,既有雄浑的大漠风光,更有塞上江南新天府的美景,既有神秘的西夏历史渊源,更有浓郁的回乡风情、醇厚的黄河文化,“两山一河”贺兰山、六盘山、黄河、“两沙一陵”沙湖、沙坡头、西夏王陵、“两堡一城”将台堡、镇北堡、古长城、“两文一景”西夏文化、回族伊斯兰文化、塞上江南景观星罗棋布,交相辉映,岳飞《满江红》、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等不朽诗篇使这方神奇的土地蜚声四海,已经成为祖国西部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开放的宁夏,依托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通边达海的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依托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权力,形成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一整套开放政策体系;依托长期相互交融的移民、游牧、农耕、回族伊斯兰等多种文化,形成了宁夏人不封闭、不排外、不保守,兼收并蓄、和谐共生的开放包容心态;依托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829号,2008年9月7日的政策支持,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正在勃勃兴起。奋起的宁夏,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能源、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等“五优一新”产业集群,经济增长连续10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宁夏建设
2
f“六大基地、六个示范区、一个目的地”的战略定位,国家20多个部委专门出台了支持宁夏发展的政策文件,为宁夏的改革开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标志着宁夏已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2008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宁夏的GDP已经突破一千亿大关,宁夏的高速公路突破1000公里,宁夏的电力总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粮食总产、单产都创历史最高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为全国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