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0、19571966年党领导全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尽管发生了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但仍取得了重大成就(如大庆油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等)。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他们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事迹,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进。11、“文化大革命”的时间: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的两个反革命集团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文化大革命”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底,北京内容:①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③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安徽省凤阳县等地农民率先进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尝试,实行包产到户,逐步完善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14、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各地办起了大批乡镇企业,改变了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推动了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15、城市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成为重点:16、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兴建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突破。1980年建有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省的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深圳尤为典型,已崛起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最早)。1988年海南省建立,海南岛成经济特区(最大)。17、对外开放格局形成: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
f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18、中共“十三大”(1987年)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订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