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文】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评析】这里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我想这是值得我们今天的老师在教学中思考和借鉴的。1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什么意思?这是《论语》上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寒,是每年天气最寒冷的时候。凋,是树木落叶子。松柏后凋,是说别种树木到这个时候,都已枯槁零落。独有松柏仍旧青翠不凋比喻修道的人有坚忍的力量,可以耐得困苦,受得磨折,而不至于改变初心。确字,同坚宇一样解释。松柏不凋已经称得起坚确。金石比松柏更要坚确。所以此处拿金石比喻修道人的志气。有金石般的志气,自然能够战退阴魔。阴魔既已去尽,慧力即同时增加。1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16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用来思考却没有长进不如去学习”
根据题意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苏轼用大胆的想象描绘箫声超强感染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青出于蓝”这个成语出自荀子《劝学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师说》中“,”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f(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两句写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
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美玉,体现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4杜牧《阿房宫赋》中写走廊曲折、屋檐高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写琵琶女演奏完后周边环境的寂静,来表现音乐的强大魅力。6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