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0亿~20亿欧元科学基金资助,计划在2018年前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意识和智能的人造大脑。
2014年5月,“百度大脑”项目启动。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百度CEO李彦宏又提出建立“中国大脑”计划。
其实“人工智能”并不是近些年才有的概念。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杨强教授是2015年国际人工智能大会主席,他对人工智能发展演进进行了归纳。
目前,信息技术领域,由于存储能力的不断扩展,海量数据的产生,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深度学习、人工神经网络等相关领域的飞速进展,让人工智能重新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的梦想不是准确模拟人类的大脑,而是制造出强人工智能。”研制出整体能效比普遍芯片高450倍的神经网络芯片“寒武纪2号”的陈云霁研究员,
f是中科院计算所年轻的科学家,他的观点是:“一旦实现人类级别的强人工智能,凭借机器智能和脑机接口,人类将拥有近乎无限的记忆和计算能力,甚至无限的创造力,最终使得生物的进化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成为更高级的形态。”目前,他已经开始和神经学研究者进行新的跨界合作。
研究大脑机理,一方面是医学、生物学、心理学家在持续研究,另一方面,众多计算机科学家投入“人工智能”开发,有人还提出第三条道路。
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黄铁军教授是“第三类智能”概念的提出者。所谓“第三类智能”就是在“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之外,采用新型微纳和光电器件模拟神经元和神经突触造出的比人脑快亿万倍的“超级大脑”。他的观点是,不探究大脑机理,不问为什么,只是利用光电系统对大脑进行结构复制。他带领的团队正在从视网膜开始,进行大脑“模拟视皮层”光电系统的构建。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