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r
一、中央银行制度产生的经济原因:r
1银行券的集中统一发行问题r
大约1719世纪,银行券是分散发行的,它带来了如下的问题:第一,业务经营不好的银行难以保证银行券的兑现,经常引起社会混乱;第二,中小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只能在当地和较近的区流通,在较远的地区难以行使,给生产、流通造成了许多困难。这在客观上要求有一个资历雄厚且有权威的银行,发行一种能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银行券。于是,国家根据这种客观要求,通过法律将银行券的发行权逐步集中起来。r
2票据清算问题r
当时存在的票据交换所提高了清算效率,但是一般仅局限于同城之间的票据清算,而且银行在交换所利用现金来结清净债权债务也很不方便。因此,需要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清算中心,这就是中央银行。r
3最后贷款人问题r
随着银行业务规模扩大和业务活动复杂化,银行经营风险加大,单个银行资金调度困难和支付能力不足的局限性日益暴露,保护存款人利益和有效调节银行流动性的要求更为突出。加上银行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一家银行出现挤兑危机而波及数家银行甚至整个金融业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客观上要求一家权威机构,适当集中各家银行的一部分现金准备作为后盾,在银行出现支付困难时,集中给与必要的贷款支持,这家权威机构就是早期的中央银行。r
4金融监管问题r
随着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出现了挤提银行存款的现象,一些资不抵债的银行纷纷破产倒闭。由于银行与企业、居民之间存在着债权债务关系,银行的破产倒闭导致了全社会信用危机的出现。因此,客观上需要一个代表政府意志的专门机构从事金融业的管理、监督、协调工作。r
5政府融资问题r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府作用开始加强,支出开始上升,但同时收入并未同步增长,政府经常面临融资的需要。但当时的金融制度不能较好的满足政府融资的需要,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当时的银行规模太小,一家银行无力提供大额贷款,政府需同时从多家银行融资;第二,高利贷盛行,大量借款后利息负担太重。因此,政府迫切需要建立或发展一个能为自己融资提供方便、与自己有较好关系的银行。r
二、1984年1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独立出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标志着中国中央银行体制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2003年末,《中国人民银行法》进行了修订,增加了反洗钱和管理信贷征信业两项职能。r
新增三大职能金融稳定反洗钱征信管理r
洗钱我国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