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在答在试题卷上。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C12O16Na2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核糖体不同
C.转运RNA不同
D.信使RNA不同
2.在光照下,供给玉米离体叶片少量的14CO2,随着光合作用时间的延续,在光合作用固定
CO2形成的C3化合物和C4化合物中,14C含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检测这种碱基序列改
变必须使用的酶是
()
A.解旋酶
B.DNA连接酶
C.限制性内切酶D.RNA聚合酶
4.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
取液Ⅰ和提取液Ⅱ。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
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裴林试剂并
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
f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5.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量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量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BF3
B.H2O
C.SiCl4
D.PCl5
7.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A、B、C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A、
VB、VC,已知VB2VC,且VAVBVC,则在C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8.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
生成44g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
()
A.469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