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0
720
4水环境质量生物学评价
水生生物与它们生存的水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当水体受到污染时,必
然会对生存在其中的水生生物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水生生物因此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和变
化,人们利用这种反应和变化就可作为评价水质的指标,这是水环境质量生物学评价的基本
依据和原理。
f水环境质量生物学评价以生态学和地球化学知识为基础,有以下几种方法:①般描述对比法。描述调查水体的水生生物和该区域内同类型水体或同一水体的生物历史状况,并进行比较,是一种定性的方法,可比性差。②指示生物法。根据对水体中有机污染或某种特定污染物质敏感的或有较高耐受性的生物种类的存在或缺失,来指示水体中有机物或某种特定污染物的多寡与污染程度。③生物指数法。这个方法是将水质变化引起的生物群落的生态学效应用数学方法表达出来,得到群落结构的定量数值。
①生物指数法由污染引起的水质变化对生物群落的生态学效应,主要有六个方面:某些对污染有指示价值的生物种类出现或消失,导致群落结构的种类组成变化;群落中生物种类数,在污染加重的条件下减少,在水质较好时增加,但过于清洁的条件下,因食物缺乏,种类数也会减少组成群落的个别种群变化;群落中种类组成比例的变化;自养、异养程度上的变化;生产力的变化。因此,有多种生物评价的指数,如贝克Beck指数是按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对有机污染的耐性分成两类:I类是不耐有机污染的种类;Ⅱ类是能忍受中等程度的污染但非完全缺氧
条件的种类。将一个调查点内I类和Ⅱ类动物种类数
1,和
2:,按I2
1
2公式计算
生物指数。此法要求调查采集的各测站的环境因素力求一致,如水深、流速、底质、水草有无等。这种生物指数值,在净水中为10以上,中等污染时为1~10,重污染时为0。
②指示生物法指示生物法是最经典的生物学水质评价法。有人根据被有机污染的河流自上游至下游随着污染程度的减轻.出现一系列特征性的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的现象,提出了污水生物体系,这样,根据河流各区段出现的动植物区系,即可鉴别该区屑哪一带及有机污染程度,见表1411。各种生物对环境因素的变化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和反应特点。生物的适应范围越小,反应越典型,对环境因素变化的指示越有意义。许多水生生物也有指示作用。如石蝇稚虫、蜉蝣稚虫等多的地方表明水域清洁,颤蚓类、蜂蝇稚虫和污水菌等多的地方表明水域受有机物严重污染。多毛类小头虫是海洋污染的指示生物。人们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