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调查企业环境应急队伍、应急装备、应急资源等状况。45环境风险辨识与应急能力评估451环境风险辨识
环境风险辨识建立在环境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基本方法可参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和“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第二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明确企业的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原料、“三废”污染物等名称、目前数量和可能存在的最大数量、物化性质、对人、动植物的危害、明确各类物质相关标准及限值(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最高允许浓度,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及行业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及行业标准等)。
2、明确企业生产工艺(包括工艺名称、反应条件、是否属于淘汰类落后生产工艺装备等情况)、废水排放去向、安全生产控制措施(包括消防验收、安全生产许可、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备案等情况)、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包括截流措施、事故
8
f污水收集措施、清净下水系统、雨水系统和生产废水系统等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以及毒性气体泄漏紧急处置装置和生产区域或厂界毒性气体泄漏监控预警系统等大气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固废处置和堆放情况)以及环评及批复的其他环境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环境风险应急管理(包括应急预案隐患排查、宣传培训)和基础环境管理。
3、明确企业周边水环境风险受体(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来水厂取水口、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特殊生态系统、水产养、殖区、鱼虾产卵场、天然渔场等)、大气环境风险受体(包括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重要基础设施、企业等主要功能区域内的人群、保护单位、植被等)及土壤环境风险受体(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居住商用地)情况。
4、收集国内外同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资料,提出所有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情景,针对每种情景进行源强分析、环境风险物质释放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根据每种情景可能产生的直接、次生和衍生后果给出突发环境事件对环境风险受体的影响程度和范围,预估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级别。452应急能力评估
应急能力评估建立在应急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依托环境风险辨识,针对企业已建、在建、新建项目,对企业第一时间可调用的环境应急队伍、装备等应急资源状况和应急处置能力
9
f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