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2)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3)了解东南亚人口稠密、华人众多的特点,了解华人、华侨在开发东南亚和支援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的贡献。(4)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社会风貌。2、过程与方法(1)会读东南亚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会利用地图来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2)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树立各国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二、教学重点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特征。2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人口稠密,华人分布集中。三、教学难点1马六甲海峡和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气候特征和主要区别。四、课型
新授课五、教学方法
观察、比较、演示、讨论、归纳等方法。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诗歌方式引入:读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这首诗所描述的就是与我们国家山水相连的东南亚。[讲授新课]1课件展示:图717“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和“东南亚政区图”,图718“东南亚的地形”,明确东南亚的范围,主要国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1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我国有时称南海为南洋,故习惯上常把马来群岛称为南洋群岛。2国家:共11国,其中东帝汶为新建的国家。教师指图让学生说出: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南、老挝、缅甸;内陆国老挝;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也被称为“千岛之国”。3重要的地理位置教师指图让学生说出:纬度位置10°S25°N,这就决定了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比较大。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著名的马六甲海峡。3课件展示:图719“马六甲海峡的航线”,看图后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