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技术及应用前景浅析
【摘要】结合某省水资源利用短缺现状,阐述了发展中水回用技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的必要性。同时分析了某省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有关的对策及建议,并展望了中水回用广阔的前景。【关键词】中水回用水资源短缺社会效益处理工艺
引言众所周知,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并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加及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这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的恶化,同时也带来许多城市环境问题,并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作为一名给水排水工程师,我们有义务和有责任走在最前列,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从技术层面提供更全面的支持。一、中水回用的概述所谓“中水”,亦为再生水,是沿用了日本的叫法。通常人们把自来水叫做“上水”,把污水叫做“下水”,而再生水的水质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故名“中水”。建设部颁发的《城市中水设施管理暂行办法》中将中水定义为:指部分生活优质杂排水经处理净化后,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中水虽不能饮用,但它可以用于一些水质要求不高的场合,如冲洗厕所、冲洗汽车、喷洒道路、绿化等。中水回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协调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根本出路。中水的利用在我国仅有20来年的历史,1985年北京的一座中水试验工程建成才标志着我国中水利用的开始。从目前国内中水设施建设的情况看,中水大多应用于宾馆饭店等场所的冲厕和景观用水而某省与国内其他地区不同,中水主要应用于小区住宅的冲厕用水。目前的中水处理,采用的工艺主要有两种,物化法和生化法处理工艺。以生活污水为水源而言,中水工程在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都有成熟经验,目前广泛采用的有以下几种处理工艺:对于污染较轻的原水如漱洗、淋浴等,一般BOD5≈50mgL、SS≈100mgL,可采用下列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处理后可达标回用。
f图1中水回用工艺流程若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作为中水原水,在二级处理出水后,再采用上述处理工艺即可达到回用水质标准。对于污染较重的原水如如食堂、餐厅、生活粪便污水等,一般BOD5≈100mgL、SS≈150mgL、氨氮≈30mgL、动植物油≈30mgL,可采用下列处理工艺流程见图2,处理后可达标回用。
图2中水回用工艺流程
对于其它对水质有特殊要求如电导率、总固体含量等的中水回用工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