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没有“最牛”只有“更牛”的违建?三问违法建筑r
r
新华网北京8月14日电(记者白靖利、吴涛、毛一竹)位于北京市人济山庄B栋顶层的“最牛”违法建筑,在历经网络曝光、媒体追踪后,执法部门终于下达了限期拆除的通知、当事人也终于低头认错表示尽快拆除。r
面对此结果,人们不禁要问:就是这么一起在光天化日下实施的违法建筑,6年间却在举报声中一直野蛮生长,从最初的几十平方直至变成近千平方米的“空中花园”,是执法难还是另藏玄机?违法建筑的泛滥,背后究竟有哪些催生的因素,导致“更牛”违建层出超越“最牛”?遏止违法建筑,我们到底还要迈过几道坎?r
【追问一】违建难拆,背后到底有何玄机?r
大量违建为何能够屹立不倒,究竟是执法困难还是另藏玄机?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地区违建案件的背后,几乎都有权力寻租的影子。r
今年7月底,广州市城管局综合执法局番禺区分局政委蔡彬在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受审,其因坐拥20多套房产而被称为“房叔”,曾充当“违建”的保护伞是检察院的指控内容之一。r
去年底,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白云分局太和镇原执法队队长王宝林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4年。虽然只是一个“芝麻官”,但王宝林在查控和清拆太和镇违法用地与建设的两年内,便收受贿赂417万元、黄金制品500克,并有689万多元财产无法解释来源,其中包庇违建收受贿赂就是其重要的敛财手段。r
王宝林的行贿人之一陈某利供述,在没有取得报建手续情况下,他打算在太和镇某处烂尾楼旁建六层楼房。建到二、三层时,太和镇城管到工地来拆掉了一根柱子。陈某利便找到王宝林,双方经过讨价还价,协定上交3万后开工。建到第四层时,城管又来拆掉了一片排栅,陈某利又给王宝林送上2万元。待建到第六层,王宝林打电话督促封顶,陈某利根据其要求,给城管队准备了22份礼品。待七层楼房建成后,陈某利又分5次为王宝林送去11万元。r
这一情况并非广州独有,江苏、湖北、安徽、云南等地都发生过不少执法干部给“违建”充当保护伞的案例。r
广州市监察局副局长蔡国强说,一些地方违法建设问题之所以十分严重,查而不倒、禁而不止,与有的地方、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查控违法建设过程中有违不查、查违不严、拆违不公,滥用职权、权钱交易、包庇纵容甚至直接参与违法建设有重要关系。r
r
【追问二】违建泛滥,为何违建“越拆越多”?r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各地违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