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作者:刘明菊来源:《新课程中旬》2016年第06期
摘要:在教学领域,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研究已经做了许多尝试,但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充分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以改变教师满堂灌输、学生听之乏味的现象,仍是教师需要重视并逐步解决的问题。结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跟随课堂教学的进程,从教学进程各阶段逐步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的应用。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小组合作;教学在反思、总结之后,我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有了新的认识,并就合作学习的形式和课堂实施的策略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改善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改进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思想品德的提升为最终目的,并为思想品德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20世纪70年代初,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论在美国兴起,取得实质进展之后逐步引进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的形式,让学生的共同活动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个体和小组的学习。其中,学生的责任与分工合作的意识、教师合理的引导和安排、任务和目标的明确以及积极有效的评价这四点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以下是按照教学进程提出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策略。一、做好合作前的小组划分经过最初的尝试后,我发现在随机分组或者按照座位分组的情况下,有些小组成员并没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是滥竽充数,一言不发,而有的学生则大包大揽一个人就代替了一整个小组,没有给其他人发言的机会,组内交流效果不佳。因此,在分组时要按照一定的原则来划分:(1)组内异质性、组间同质性。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情况,包括性格、成绩、兴趣、性别表达能力、反应能力等各个方面,保证组间学生能够在互补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同时实现小组之间的相似性,以保证各小组的水平相差不多,让小组在公平、公正的氛围中合作学习;(2)人数适宜性。组内人数少,学生之间思维碰撞小,难以在最短时间内撞出火花与灵感;组内人数太多,会导致小组内难以组织,所有人都一一发言会占据很多课堂时间,不一一发言又起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理论上来说,一个小组有4到6个组员最佳;(3)师生共建、以优带差。虽然小组的划分一般由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划定,但是仍要遵守民主原则,在老师划分的基础上请学生按照意愿提出建议。比如,班里公认的学困生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