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教育资料
阿房宫赋教案
阿房宫赋教案教学目的: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2了解体会作者对秦亡的原因的看法,以及的写作目的。3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
4体会本文骈散结合的特点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贾谊写了《过秦论》,其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针对汉初的情况,主张施行仁政。同样是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杜牧作《阿房宫赋》以讽时刺世,那么,在这篇赋中,杜牧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来体会。二作者介绍: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京兆万年(陕西西安)
配套K12教育资料
f配套K12教育资料
人,著名诗人、文学家,唐宰相杜佑之孙。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文人耿介,不屑逢迎。曾为宣州、扬州等府署幕僚。回京后,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等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杜牧年少时即有经邦济世的远大抱负,犹喜论政治、军旅之事,主张固边、削藩,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人称其有“王佐之才”。文学上主张“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强调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文、赋、诗皆工,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
杜”(李白和杜甫称“老李杜”)。同学们知道杜牧的多作品呢?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拔(选其中的几首):《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赠别8226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配套K12教育资料
f配套K12教育资料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知。《赠别8226其二》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三背景介绍与解题:阿房宫,秦宫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役夫七十余万,工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