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制取氧气
【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过程。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3.认识分解反应,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重点难点】1.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2.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学习内容一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学习指导】1.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它受热时,分解放出氧气,同时还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生成。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操作步骤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固定装置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熄灭酒精灯
注意事项应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先预热,再集中加热等气泡连续、均匀产生时,开始收集
操作错误造成的后果管口朝上,冷凝水倒流回试管的底部,试管炸裂。试管受热不均匀破裂。收集的气体不纯净。
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移出水槽,水倒吸入试中,灭酒精灯造成试管破裂
3实验室加热固体制氧气的反应原理:
f二氧化锰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加热加热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讨论交流】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加入高锰酸钾的试管中为何安放一小团棉花?3.收集时为何要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才能收集?4收集氧气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温馨点拨】1.用手握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2.以防固体高锰酸钾粉末冲入导管,导致阻塞。3.开始出来的是空气,以防收集的氧气不纯。4氧气还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反馈练习】
1.如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A.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2.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法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①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收集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把导管移出水面④把药品装入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加热4.指出下列装置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f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