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跟着仁爱;桀纣用凶暴统治天下,百姓就跟着凶暴。统治者的命令与自己的实际想法相反,百姓是不会服从的。所以,君子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
6
f做。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让别人按自己的想法去做,那是不现实的。所以想要治理属国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族。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诗经》说:“桃花艳美,树叶茂密,姑娘出嫁了,让全家人都和睦。”让全家人都和睦,然后才能作到让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说:“兄弟和睦。”兄弟和睦了,然后才能够让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说:“仪表堂堂,成为周围之国的表率。”当一个人无论是作为父亲、儿子,还是兄弟时都值得人效法时,大家才会去效法他。这就是要治理属国必须先管理好家族的道理。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矩之道。
所谓为使天下正大光明必须会先治理好自己的属国,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百姓就会很注重孝道;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百姓就会注重悌道;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寡,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所以君子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已及人的“矩之道”。不喜上级对自己的言行,就不要对下属做;不喜下属对自己的言行,就不要对上级做;前面的人的言行让自己不快,不让后面的人从自己这里再感受到;后面的人让的言行自己不快,不让前面的人从自己这里再感受到;右面的人的言行让自己不快,不让左面的人从自己这里再感受到;左面的人的言行让自己
7
f不快,不让右面的人从自己这里再感受到,这就叫挈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戮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诗经》里说:“使人心悦诚服的君子,好比民众的父母。”百姓喜欢的他也喜欢,百姓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的君子就可以说是百姓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