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新建工程
第一章工程概况
,衔豫接楚,地联八县。蕴秦岭之俊秀,显丹江之灵光。融秦风楚韵,集南北文化,物丰民淳,山水旖旎。全县辖10个镇,101个行政村23个社区,总面积2307平方公里,总人口246万。
,初建于北魏景明元年的已有1500年的历史,李白、白居易、韩愈曾在此借景抒怀,诗韵犹存;汉刘邦、明闯王曾在此挥戈跃马,奠基帝业;李先念、徐海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创建革命根据地。
,资源丰富,潜力巨大。生物、矿产、旅游、水能四大资源各具特色,境内森林覆盖率达645,有药用植物1192种,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已探明矿产资源270余种;水能蕴藏丰富,极具开发潜力。
,交通便利,环境优越。沪陕高速公路、西南铁路和312国道与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纵横交错,已进入西安、南阳、襄樊、十堰等周边城市两小时经济圈,交通优势日益显现。通讯、电视、网电遍布城乡,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县镇位于县城以东10公里,行政区划面积147平方公里。东北与省的、两县交界,南与本县接邻,西与本县为界,拥有5695户、人口21130人。
2004年底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为82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33元,人均占有粮食360公斤。该镇党委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积极实施学的建设伟大工程,近年来一直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使全镇党员队伍发展到640人,使全镇15个机关单位党支部、17个农村党支部分别达到了“四好”、“五好”支部标准;镇党扫于1999年至2000年6月份分加紧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六好”乡镇党委、文明乡镇,“双万工程”先进党委,2000年被市委评为“三带一创”先进党委,自1999年起连续四处被县委为“六好”缚镇党委、综合工作先进镇第一名。
镇自然条件优越。境内17个行政村中有11个村为川塬平阔地带,有6个村为浅山丘陵地域。这里气候温和,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充沛,年平均光照时间长,平均温差不大。宜耕、宜林、宜牧资源丰富,据近年统计资料表明:全镇拥有25度以下的农耕地16万亩,有林面积达8万亩,宜林荒山达39万亩,宜牧草坡面积达52万亩。
1
f道路新建工程
这里交通便利、信息畅通。312国道、西南铁路穿境而过,西合高速公路也将从镇境内通过;广播、电视、铬、镁、大理石、钾长石等多种矿藏,其中已开采利用的松树沟铬矿、镁矿储量位于全国之首。
这里旅游开发资源前景广阔,屯兵山,在这里取妻生子,又名,西宫垭即要之妻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