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文章中的重点生字词。2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情节。3学习散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4分析人物形象,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5提高辨别真与假、美与丑的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学习傻子高贵的精神品质,完善自我人格。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情节。2学习散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3分析人物形象,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教学难点:提高辨别真与假、美与丑的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学习傻子高贵的精神品质,完善自我人格。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鲁迅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作家。他曾写过一首诗,名叫《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在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鲁迅?义无反顾的拯救多苦多难的民族的鲁迅。二、作者介绍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二心集》《华盖集》《坟》《而已集》等;散文诗《野草》。三、朗读课文1听范读,理顺字音。2自读课文。3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4朗读竞赛。四、整体感知1文中三个人物中,谁是主要人物?明确:奴才2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刻画的?明确:从奴才的语言、表情、心理和行动四个方面来刻画的。五、课文研读1“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他为什么这样热衷于诉苦?
f明确:因为奴才处境非常悲惨,所以他通过诉苦来缓解内心的痛苦,获得别人的同情和安慰。2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奴才处境悲惨?明确:诉苦的语言吃的差,住的差,工作多,受鞭打。诉苦的表情“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3奴才怎样才能改变自己的悲惨处境?明确:奴才应该斗争,为自己争得做人的权利和自由。4面对奴才诉苦,傻子是怎样做的?明确:热情地帮助奴才5结合文中的描写,说说奴才对傻子的言行持何种态度?明确:“混帐!”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惊讶)“这怎么行?……”“这不行!主人要骂的!”(反对)“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一群奴才都出来了,将傻子赶走。(诬蔑、出卖)6奴才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明确:苟且偷生、愚昧无知、卑劣无耻。7你如何看待奴才的诉苦?明确:(1)生动地表现了奴才饱受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