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角的比较与运算(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角的大小、角的和与差、角平分线的意义及数量关系,并会用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进行描述。
2类比线段的大小、和与差、中点,学习角的比较、角的和与差、角平分线,
体会类比思想。
教学重点:角的大小、角的和与差、角平分线的意义及数量关系,体会类比思想。
教学难点:用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综合描述角的大小、角的和与差的
关系及角的平分线。
学情分析:通过对线段比较大小一节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再利用
类比的思想方法进行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学习内容的理解上,不会有太大的困
难。但对于正确地完成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之间的转化,由于缺乏培
养和训练,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练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介绍方法
通过鲁班造锯的故事,体会类比的思想,联想到角和线段虽然图形不同,但
是研究问题的方法可能相同。
二、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根据导学案中的知识链接的内容,回忆一下在线段的比较和运算中
我们研究了哪些内容?
请学生结合实物投影展示“线段比较”一节中的三个知识点。
㈠线段大小的比较方法:
⒈
⒉
㈡线段的和差:
A
C图1
B
A
如图1,
,-
或A
-
。
㈢线段的中点:
如图2,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
则有
1
A
C
B
;
2
2
图2
A
2
A
教师将“线段”两字擦掉,换成“角”字,学生明确本节课探究目标。
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角的比较
小组中成员借助手中学具研究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方法。
教师注意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及语言的严密性。
C
填一填:如果∠1∠2,∠2∠3,那么∠1
∠3;
B
如果∠1>∠2,∠2>∠3,那么∠1
∠3
(二)角的和差
O
1图中有几个角?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和差关系?
A
2踢球游戏:两个角的和差。
游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于学生在较复杂图形中找到两个角的
和差关系。
3小组活动:利用一副三角尺,借助两个角的和差
我们能画出哪些度数的角?这些角在度数上有什么规律?
f学生动手实践得出这些角的度数是15的整数倍,培养合作意思和借助工具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角的平分线1角平分线的定义。借助两个相同的三角板,直观演示,学生明确角平分
线的定义,印象深刻。2符号语言。训练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之间的转化。思考:已知∠AOB2∠AOC,那么OC是不是∠AOB的平分线?角平分线的负迁移。3怎样才能得到一个角的平分线?画图展示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