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程序报市委、市政府审定。此外,贯彻落实国家机构改革和省以
f下环保机构垂管改革要求,推进相关工作,突出完善环保职责分工、细化环保责任清单等重点,研究起草相关文件。
三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推进XX“治霾十条”,制定实施2019年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狠抓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综合执法、科技治霾,16月,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12天,优良天数比例636,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1天PM10、PM25浓度分别为95微克立方米、58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69、94。二是重拳治水,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推进XX“治水十条”,制定实施2019年水污染防治“626”工程,推进严重污染水体挂牌整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与提标、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业企业治污减排、城市水生态提升、饮用水源地规范建设,配合省级岷、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强化督查,16月,全市地表水优良比例达701,同比上升75国、省考核断面中,清白江三邑大桥断面水质、金马河岳店子断面水质达Ⅲ类。三是科学治土,打好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XX“治土十条”,制定实施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620”工程,开展监测预警、农用地分类管控、建设用地风险防范、综合整治、综合执法、治理修复,推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攻坚项目建设,45个新扩建项目已落地26个,全市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f四以构建智慧环保为基础,大力加强环保能力建设。一是不断夯实环保“三大基础”。建立污染源动态清单,应用“走航”监测系统、“空天一体”生态监测网络等先进技术,建成209个网格化空气微站,启动134个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站建设,完成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国控点位布设,加快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空地一体”的生态监测网格体系,实现全市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正积极整合环境执法、信访投诉、行政审批、生态监测以及气象、电力、交通、建设等数据,加快推进环保信息化大数据建设,运用大数据技术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撑。二是着力搭建“两心一站”科研平台。积极主动向上争取支持,基本达成国家机动车污染控制研究中心XX中心、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联合攻关中心XX中心落地事项,在大气重点实验室基础上,设立大气污染防治院士工作站,提供智力技术支撑。三是做强大气质量预测预警预报。立足自主创新,进一步完善优化技术独立的空气质量模拟及预报系统,7日空气质量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