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洛阳理工学院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卷(A)一、辨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所以,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收入都是按劳分配的收入。答:此论断错误(2分)。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在公有制经济中,职工向企业进而向社会提供劳动,企业依据职工向企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所以,企业职工所得的工资、奖金等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5分)由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公有制企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在公有制企业中还存在其他各种分配方式。例如,企业职工认购本企业股票所得的股息收入;以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获得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此外,在现实生活中,公有制企业职工还可以从企业获得各种福利性收入等。这些都不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5分)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决定分配关系中按劳分配是占主体的分配方式,从整体上看,按劳分配是公有制企业职工的主要收入来源。(3分)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社会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此论断错误(2分)。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含义:第一,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5分);第二,就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3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5分)。二、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第一,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管它们有本质的不同(前者是为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后者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但它们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5分)第二,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都有其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两个前后相继、不可或缺的环节。没有社会主义改造,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同样,没有社会主义改革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