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教学设计及评析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一、复习导入。1.读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2.回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还记得课文介绍了莫高窟的什么?她坐落在什么位置?3.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过渡引入课文: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二、学习“彩塑”1我们先来欣赏彩塑。(板书彩塑学生空书)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看一看可以用什么成语来概括你读到的这些彩塑?学生交流,(板书惟妙惟肖借助课文内容解释)还有哪些成语?2认识中心句。这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就概括了这些彩塑的特点,那就是……,那这句话就是这一自然段的……[围绕中心句进行写作是本文一个特色,这种写作方法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渗透,让学生有个初步的认识、了解2两千多尊彩塑要在短短的一篇文章里一一写来是不可能的,作者把镜头对准了哪些佛像?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用笔圈画出来。出示三张图片,猜猜他们是谁?(1)交流,出示菩萨天王力士(2)你猜测的理由是什么?提示:仔细读文就能找到最佳答案。(课件出示神佛图片)指导读好这几个词,如何读出它们的形象。[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化的思维为主。我出示了几张形象生动的图片,把“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等抽象的词语通过具体图片形象化。这样,形象化的思维占据了学生的头脑,让学生从抽象的文字中体验到了可感的形象实体,为学生准确把握文本,有感情的朗读奠定下了基础。3、出示“卧佛”图片,谁能不看课本向我们介绍一下这尊卧佛?[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教师就不再多讲,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会主动学习。4、请欣赏画面。(彩塑视频)也许你会觉得这些彩塑的色彩已不够鲜艳,但如果想到这些彩塑跨过了1600多年的历史长河,历经了大自然的风蚀雨侵,逃过了盗贼们的巧取豪夺保存下来,我想你们的心中定会生出异样的情感。[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获取、感知语言文字所反映的那精妙绝伦的彩塑,为下一环节的说积累情感基础,学生便会有感而发。5、我们来看看游人的反应。指读“看到这这一尊尊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假如你就是游人,会发出怎样的赞叹?6、引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