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
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
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
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
②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
f有事,或无事,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晚年,记得有两次是已经不能起床,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他总是举手打拱,还是不断地说谢谢。
③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节选自《叶圣陶先生二三事》)12第①段写出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质特点?试作简要分析。(3分)13请结合加点的词,给下面的句子作批注。(4分)
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14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段通过描写先生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等,使这一人物形象表现的更加生动、更加具有立体感。B第②段画线句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则再次强调叶圣陶先生在日常交往中叶具有宽厚待人的品质。C第③段反复提及“我”的住址,意在表明“我”生活处境的落魄悲凉,为叶老先生的回信作铺垫。D选文语言简练、朴实,长于使用短句,通过描述琐碎小事,以小见大,写出人物精神的感人之处。
(四)课外现代文阅读(15分)寻找薄荷的女孩简
f①我不知道她到哪里去了至少我确定在茫茫沧海之中我和当初的那一群小孩都像被撒人海中的一把粗糠随着潮汐而漂浮。如今我停泊在狭小的港湾而她是否仍在海上风暴里沉浮抑或早被鱼群吞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