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上海高考题A二氧化硫B氮氧化物C二氧化碳D悬浮颗粒解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悬浮颗粒均为大气污染物,只有二氧化碳不需报道。答案:C。例3、向下列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最终出现浑浊的是(2000年全国高考题)A氢氧化钙饱和溶液B苯酚钠饱和溶液C醋酸钠饱和溶液D氯化钙饱和溶液解析:当足量CO2通入CaOH2饱和溶液时,由于其为二元酸,故可生成溶于水的酸式盐CaHCO32而“最终”无浑浊。而当遇苯酚钠时,由于碳酸的酸性较苯酚的酸性强,故可生成苯酚。又由于苯酚在常温下的溶解度不大,故最终出现浑浊。而C、D两选项中,由于醋酸、盐酸的酸性较碳酸强,故CO2与其均不可反应。A中先有沉淀后又溶解;B中出现浑浊;C和D中无反应发生。答案:B。例4、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2000年全国高考题A酸雨B光化学烟雾C臭氧空洞D温室效应解析:该题看似简单,实际提出了3个热点概念,因此必须搞清4个概念的内涵,方可做出正确的选择。题中列举的大气环境问题都与化学有密切关系,其中由SO2引发的现象是酸雨。降水时,硫的氧化物以及所形成的硫酸和硫酸盐随着雨雪降到地面,称之为“酸雨”,其发生的主要反应:2SO2O22SO3,SO2H2OH2SO3,2H2SO3O2H2SO4。溶于雨水中的酸性物质,使雨水中pH在45左右。光化学类雾由氮氧化物造成;臭氧空洞主要由氯氟烃、一氧化氮等造成;温室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等。答案:A。例5、A、B、C是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
单质
单质乙
化合物

化合物B
A
化合物B
化合物A和化合物C
想下载更多高中精品资源请点击→天权之光
单质乙和化合物C
f七彩教育网
教学资源免费共享平台分享资源价值
据此判断1在A、B、C这三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用A、B、C字母填写2单质乙必定是填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