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淀AgOH,继续滴加沉淀即溶解生成银氨溶液;(2)氨水遇酸、酸性氧化物可以成盐,又根据氨水与酸的量关系分别得到正盐和酸式盐。如:用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硫的离子方程式NH3H2OSO2NH4HSO3是错误的。2.NO、O2被水吸收的分析。NO、O2被水吸收实质上发生如下反应:2NOO22NO2,3NO22H2O2HNO3NO。生成NO还可以继续氧化,生成NO2再溶于水,这是一个循环反应。如无任何气体剩余,最终产物应为HNO3,恰好反应的量的关系:4NO3O22H2O4HNO3,实际反应中可以有NO或O2剩余,但不能两者兼有之。3.氮可以形成多种氧化物。NO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但NO2不是硝酸的酸酐。掌握酸酐的判断方法。NO2与溴蒸气不能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23224.NO3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Fe氧化为Fe、SO3氧化为SO4,将I、2Br、S氧化为I2、Br2、S。5.检验NH4离子,可加入烧碱溶液后,必须加热,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否则不一定有NH3放出。三氧硫
想下载更多高中精品资源请点击→天权之光
f七彩教育网
教学资源免费共享平台分享资源价值
1.掌握常见物质的俗名、组成、用途,防止张冠李戴。本章中出现的物质俗名比较多,有些名称之间又特别容易混淆,如冰晶石和重晶石、芒硝和硝石、大苏打和苏打或小苏打等,还有名目繁多的矾盐。这些虽属识记性的知识,但也应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注意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对记忆其化学组成有帮助。同时要及时归纳和比较,以便清楚地区别它们。2.熟悉有关各种价态的硫元素性质及转化,以作推断题(主要是框图型)。牢固掌握各种代表物性质及它们之间的知识网络和反应原理,就可避免死搬硬套。对于框图型等推断题,也要善于找“题眼”,挖掘题中隐含的提示,注意对题设条件的充分应用,尽量缩小范围。推断时不仅要关注网络的结构,还要注意题干提供的不起眼的信息,如颜色、状态、式量、用途等都可能成为突破的切入口。3.二氧化硫和氯气的漂白性SO2和Cl2虽都有漂白性,但漂白原理和现象有不同特点。氯气的漂白原理是由于溶于水生成次氯酸的具有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褪色后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而SO2是由于它溶于水生成的亚硫酸与有色物质直接结合,形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褪色后
想下载更多高中精品资源请点击→天权之光
f七彩教育网
教学资源免费共享平台分享资源价值
在一定的条件下又能恢复原来的颜色。如:
通入SO2
褪色褪色
加热至沸
红色不显红色
通入SO2
很快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