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论语》三则教案
教学目标:1准确朗读和理解三则语录内容。2学习三则语录内容所反映的关于儒家修身、交友、为政的智慧。3联系自身经历,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并努力践行之,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重点:朗读、理解语录内容,学习其中的智慧。教学难点:结合十九大报告,坚定文化自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还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十九大报告中第七节内容中,又特别强调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
f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那么,什么是文化自信?当我们高喊我国是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是世界四大
文明古国之一时,你自豪吗?当我们观看零八年奥运会开幕式,看到张艺谋导演将中国传统
“和”文化用古老的活字印刷展示出来,震撼世人时,你自豪吗?当听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们集聚宣言时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
存下去,就要到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你自豪吗?这种自豪感就是文化自信。那么什么样的文化是令中国人自信
的文化呢?十九大报告如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
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今天,我们先来接触其中的一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源流:传统文化。说到传统文化,没有比《论语》对国人的影响更大的了,诸如“和为贵”,“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皆出自于《论语》,这节课,让我们再学习三则《论语》中关于修身、交友、为政的语录,再一次感受《论语》智慧的独特魅力。二、诵读理解学习第一则1朗读:
f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2释义:泰:舒泰,泰然自若。骄:骄傲,骄矜。
这句话意为,道德修养高的人胸量宽广、光明爽朗,心有大志而无骄傲之态,遇事就能够泰然自若,而小人却相反,他们往往处处骄傲,甚至总是表现出来一种攻击姿态。这是儒家一种为人修身的智慧,告诉我们做人应平和大方而不要有骄矜之态。3拓展链接
宋代笔记小说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宋代大文学家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