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学生
的理性认识。
2通过章节相关内容的图例介绍与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每章后的习题让学生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力扩展三个层次去巩固练习,
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
4学习完每一章后安排学生到计算机配件市场进行市场调研,认识市场上计算机配件的主流品牌,市场调研完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总结,以使学生把握最新的市场动
态,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
3
f第1章计算机部件的识别
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2.简单认识计算机硬件的各部件和计算机软件3.了解计算机的外部接口和计算机各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4.了解计算机主机主要的硬件接口和连接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硬件各部件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外部接口和计算机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
教学课时9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总第1课时)
一、导入:我们在座的同学们都是学计算机专业的,那么你们组装计算机、维修计算机吗?今年我们开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就是让同学们学会解决这些问题的。这节课首先来学习第1章计算机部件的识别,让同学们对计算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二、授新课:11微型计算机简介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1946年诞生于美国。先后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小规模集成电路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演变。
111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的发展1971年,I
tel公司成功地把算术运算器和逻辑控制电路集成在一起,发明了世
界上第一片微处理器I
tel4004。IBMPC(个人计算机的简称)及其兼容机的发展最具有代表性,在I
telX86微
处理器不断更新换代的推动下,微型计算机系统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从808(6PCXT)、80286、80386、80486、Pe
tium、Pe
tiumⅡ、Pe
tiumⅢ到现在的Pe
tium4、Celero
D、Athlo
XP、Athlo
64、Duro
等微型计算机,随着CPU的性能的不断提高,以及大容量存储器的广泛配置,微型计算机的整机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112微型计算机的特点(1)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2)可靠性高、使用环境要求低(3)结构简单灵活、系统设计方便、适应性强(4)性能价格比高
113微型计算机的分类按微处理器字长来分,微型计算机一般分为4位、8位、16位、32位和64位机
几种。按微型计算机多个部件的组装形式分类,又可分为单片机、单板机和多板微型计算机三类。按应用范围分类可以分为服务器(含工作站)、台式机、便携式计算机等。
三、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计算机的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CPU的发展史,微
4
f型计算机的特点和分类。希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