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进探究
引言: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所以实验课在整个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生物实验过程引言中,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干扰实验结果,如有些生物材料受气候,地理等条件的影响,有些学生操作能力而无法完成或产生一些问题,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地上好实验课,完成课程标准指定的教学任务,实验的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介绍几点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关于实验材料及过程的一些经验和探究。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实验材料的改进课本要求称取5克,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后加入5毫升丙酮,由于该实验为定性实验,并考虑到我们学校没有电子天平或台称以及试验时间的缘故,而且发现新鲜的菠菜叶子等叶片含水量较高,实验过程中研磨破碎的叶片既湿且粘滑,极难研磨充分,由于叶片含水量高,叶片中的水与丙酮任意比互溶,降低了丙酮的浓度,丙酮的浓度偏低,溶解色素的量减少,使实验结果不清晰。具体为:取05克的(或少量)单子叶青菜后,(由于叶片含水量较低,实验效果很好),加入25克的丙酮。2研磨教材中研磨的操作向研钵中加入少量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和无水硫酸钠,研磨过程中加入丙酮,叶片在溶液中游动,不利于充分研磨且丙酮的发挥具有一定的毒性。改进后则是在色素提取过程中,先对新鲜叶片进行研磨,待叶片被研磨得破碎时,加入25毫升丙酮,再进行迅速而充分的研磨,直至研钵中的液体变成墨绿色糊状匀浆。3过滤在过滤研磨液时,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在以前的教材中用棉花,纱布,它们极易吸收色素滤液,就过滤的目的而言是去掉破碎的细胞,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等,让色素溶液通过。相对而言,单层尼龙布可以获得更多的色素溶液,能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改进为:将研磨液倒入基部放有一小块单层尼龙布的漏斗中,将其过滤到带胶盖的小瓶中,用研钵或金属药匙轻轻挤在研磨液,即可迅速得到墨绿色的滤液。4制备滤纸条按教材要求滤纸条长6厘米,而100毫升的烧杯高约7厘米。学生按部就班去操作容易出现滤液细线浸没在层析液,滤纸条贴于烧杯内壁等问题,这些会造成实验的不成功。改进为:取5毫升的烧杯(高约6厘米)和干燥处理的定性滤纸,并剪成宽为15厘米,长为75滤纸条,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备用,并在距这一端1厘米处用铅笔画出一条横线。5画滤液细线的改进课本上采取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的滤液,沿铅笔线均匀画出一条细线,待滤液干后画12次,要求滤液细线直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