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温州市民间金融的现状及发展研究开题报告一、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
1选题的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经济增长与就业增加等方面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中小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被称为“新发展现象”(杨小凯,张永生,2003)。随着新交易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及产权制度的演进,分工的加深在越来越小的企业之间发展,中小企业代表着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杨小凯,2004)。然而,从全世界范围看,融资困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事实上,除了一些与国外中小企业发展中类似的共性因素之外,我国中小企业得不到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是因为还有着较为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由于在获取商业银行信贷时难以提供充足、有效的抵押和担保,按照信贷配给理论,银行尤其是大银行将倾向于给那些能够提供充足抵押的企业或项目放贷。就我国现实因素而言,从信贷供给角度来看,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管制、以大型金融机构为主导的金融市场结构和现有官方金融机构对大型企业的倾斜被认为是重要的因素。从信贷需求角度,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常常具有时间性很强的特点,现行的银行信贷程序使得它们难以及时获得资金,而抵押贷款时相对偏高的资产评估费用又使中小企业获取银行信贷所需成本几乎与民间金融借贷相同。此外,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我国私有企业财务体系的透明度很低,企业常常不使用正式会计制度或保有若干套财务账本。更有甚者,一些私营中小企业出于逃避税收的目的而隐瞒其真实的财务信息,更加剧了银行信贷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尽管金融监管当局近年来试图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但其实际效果却未能尽如人意。因此,作为市场的自然选择结果,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民间金融已经作为一种既成事实一直在中小企业融资中以半公开、半地下的方式运行着。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浙江省温州市的民间金融也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温州第三产业和农村家庭工业的迅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与日俱增在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取得融资的前提下温州民间金融得到快速发展民间借贷规模大幅增加。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调查20世纪80年代在温州中小企业总资金来源中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各占132000年三者的比例为586∶324∶92002年为60∶24∶162003年为57∶37∶6。虽然相对量下降但总量呈上升的趋势。温州民间借贷总量过去一直在200亿元左右但2004年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