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领和低领。
凡冬天外出,不论男女官庶,都喜披裹斗篷,但有个规矩,不能穿着这种服饰行礼,不然被
视为不敬。清代中叶以后,妇女穿着斗篷很普遍,制作日益精巧,一般都用鲜艳的绸缎制作,
上绣花纹,讲究的在里面衬以皮毛。
蒜薹又称蒜毫,是从抽薹大蒜中抽出的花茎,人们喜欢吃的蔬菜之一,常被误写作“蒜
苔”。蒜薹在我国分布广泛,南北各地均有种植,是我国目前蔬菜冷藏业中贮量最大、贮期
最长的蔬菜品种之一。蒜薹是很好的功能保健蔬菜,具有多种营养功效。农村的每一家都会
种上几条。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选字组词。
(筒桶)水竹
炮
油
(篷蓬)帐
勃莲
布
二、按要求写句子。
1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改为陈述句)
2穿上新雨衣去上学,我当然高兴了。(改为反问句)
3我很激动。(改为夸张句)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1这篇课文围绕“
”这个中心意思,运用具体事例表达出了作者的心情。
2把下列事例按照课文中叙述的顺序重新排列。
f()看着雨后的景象,想象穿上雨衣的情景。()又下雨了,我终于穿上了新雨衣。()我开始盼着变天。()下雨了,我找借口穿雨衣到外面去,妈妈不允许。()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我在晴天穿上雨衣,热得出了一身汗。思维创新大拓展四、你有没有像课文中作者一样的经历,写一件事情来表达出自己“盼”的心情。
参考答案一、水桶竹筒炮筒油桶帐篷蓬勃莲蓬篷布二、二、1你向窗外看一眼吧。2穿上新雨衣去上学,我怎么会不高兴呢?3我的心像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一样。三、1盼2563412四、略
16盼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袖、篷、缩”等15个生字,理解新词语意思。2默读课文,知道课文是通过许多具体事例来写“盼”的。3找出心理描写的地方,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教学重点:默读课文,知道课文是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的写法。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激发兴趣1介绍朋友: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新朋友,她叫蕾蕾。2蕾蕾得到一件好东西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大家知道雨衣是下雨天穿的。可是蕾蕾一直想穿上它。于是,她就盼呀盼呀。(板书:16盼)
f3她盼到了吗,穿上新雨衣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二、整体感知课文(一)你想认识这位每天盼下雨的孩子吗?你想知道她盼望的事情实现了吗?请你们快速地默读课文。(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