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法制22.某学校举办一系列学术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讲座。讲座的题目包括:《变革世界的引擎》《哭泣的泰晤士河》《天朝上国美梦的破灭》等。通过以上信息可以判断这次学、、术活动的主题是A.光荣革命B.工业革命C.日不落帝国的崛起与衰落D.危机中的帝国23.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①使用电灯照明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③航线经过地中海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4.国际制度、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国际法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自冷战结束后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全球化时代各国相互依赖趋势加强B.多极化时代国家利益之争淡化C.谈判协调基本代替了战争对抗D.各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逐步趋同
二、非选择题(25题30分,26题22分,共52分)25(30分)史料研读、专题探究、问题比较和综合评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专题探究《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1)请分别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和宋元明清时期“市民文化”
历史试题第3页共5页
f在艺术方面的主要表现,分)(5,简析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幼弱的原因。3分
★史料研读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2)研读材料后,你认为《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从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角度,你对辛亥革命分别有怎样的评价?(6分)
★问题比较
(3)材料中的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2分)简析这两种思想的作用。(4分)
★综合评论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