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题卷共10页,40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l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美国航天局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州东部的莫诺湖里发现了一种被称作GFAJ-1的独特细菌,这种细菌能利用剧毒化合物砒霜中的砷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进行一些关键的生化反应(在元素周期表中,砷排在磷下方,两者属于同族,化学性质相似)。根据上述材料进行预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GFAJ-1细菌体内含量较多的六种元素可能是碳、氢、氧、氮、砷、硫B.砷元素存在于GFAJ-1细菌细胞膜以及糖类、ATP、DNA和RNA等物质中C.砷对多数生物有毒是因为砷与磷化学性质相似,它能够“劫持”磷参与的生化反应,制造混乱D.该发现将使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发生重大改变,拓宽在地球极端环境乃至外星球寻找生命的思路2.下表表示某种蛋白质中相关基团的数目,据表可知该蛋白质()
相关基团数目
氨基酸数126
羧基总数17
R基上羧基数15
氨基总数17
A.由两条肽链组成B.共有126个肽键C.R基中共含17个氨基D.形成过程中脱去125分子的水3.某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雌雄异株植株的突变体,其突变性状由此植株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确定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设计了杂交方案: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率(用Q表示)以及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雌株在全部子代雌株中所占的比率(用P表示)。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
11、22
B.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C.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D.若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4.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发病机理如下图所示,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发明的“诱导分化疗法”联合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维甲酸通过修饰PMLRARa,使癌细胞重新分化“改邪归正”;三氧化二砷则可以引起这种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并最终进入凋亡。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第1页共21页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