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的困惑、实践与思考
作者:李娟来源:《新课程教师》2012年第08期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教材编写的意图是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并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的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看过别人使用人民币,有的学生甚至自己有过购物的经历。可看似简单的内容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却障碍颇多。特别是到了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这一内容,学生学习起来显得很是力不从心。一开始以为是学生的个体差异所致,可询问了同事,情况也是如此。为什么简单的人民币计算会使学生如此难掌握呢?这其中是否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呢?如何才能使一年级的小朋友学好人民币的计算,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呢?笔者对此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分析,并实施于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正确操作,化抽象为具象,进而提炼方法
低年级学生思维的具体性和直观形象性决定了在数学学习中要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感性经验,鼓励他们多动手操作,多实践才能出真知。
二、化繁为简,从生活中汲取智慧
课本例题7教学“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教材上的方法是单位不同的先换算成同单位的名数再计算,见第二个算式:
1元2角8角
12角8角
20角
()元
计算过程用了三步递等的形式,这是教材中第一次出现递等式。学生对复名数本不够熟悉,还要弄懂两次换算、计算,并且要掌握递等式的演算格式,名为“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实际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啊!可否简化教材,使学生更易接受呢?回想生活当中的购物体验,我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们平时购物付钱时往往是把单位相同的钱币合并计算。在教学时我大胆尝试,不采用教材上的先换算再计算的方法,而是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拿出1元2角,再拿出8角,引导学生把单位相同的钱币合并共10角,接着把10角换成1元,另外还有1元,合起来是2元;最后把操作结果用连等写出来:
1元2角8角1元1元2元
10角
这样简化了计算和换算的过程,学生更容易弄懂,算式也好写。而这个方法在教学“元、角的减法计算”中也得到了验证。
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