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划分唯物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认识论”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哲学发展史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原初物质发展而来,普遍联系,一切皆变、变化的根源在于事物的自身矛盾,建立在直观和猜测基础之上)近代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哲产生:自然科学基础:细胞、能量守恒、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宪章、法里昂工人、德西里西亚纺织工社会科学:英古典经济学、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法空想社会主义直接理论来源
马哲本质特征实践性、阶级性、科学性和革命性马哲最重要的特征实践性马哲基本原则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哲哲学的根本目的改变世界辩唯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因为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结合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一元论宗教唯心主义上帝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旧唯物主义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辩唯运动观运动是物质自身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一切变化和发展的基础。形而上学没有运动的物质唯心主义没有物质的运动否认运动及其绝对性形而上学否认相对静止存在相对主义、诡辩论物质运动五种基本形式:机械、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运动。
1
f运动是无条件和绝对的。静止能区分事物、理解多样性。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一维)和空间(三维)时间和空间具有绝对、相对、无限、有限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共同点:稳定性;普遍性;可重复性。意识起源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然后是劳动与语言一起,形成意识产生的决定力量)无机物的反映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的意识。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所有形式是是人的主观世界特有的。存在主义所谓的存在是物质存在观念的东西同物质的东西具有同一性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复杂性、多样性。恩格斯“物质的两种形式离开了物质,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