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之心得体会
足别乡中心小学教师林军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们学的第一首唐诗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言“尽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节俭,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的社会里,更显得意义深长。曾几何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曾几何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仍在心头萦绕;“勤俭节约、艰苦创业”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命题,如今重又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和战略意义。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节约要从小处着手,从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节约终究不只是小事,现在的社会有时候变得很陌生,有些时候,节约成了小气被人笑话,更有些时候,节俭却被当成贫穷的表现。我们需要在全社会改变那种所谓的虚荣消费心理和浪费观念,需要重新认识老祖宗留下的千年传统和良好美德。生活中,一般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具体体现在权、色、钱的交易上,这三者之间自然滋生的腐化物和衍生物给党和国家造成的损失更加触目惊心,酒桌上的杯觥交错,KTV包厢里的灯红酒绿等等,这些消费都是他们自己腰包里掏出来的吗?显然不是,他们的工资收入根本就不能够承受近万元一支的红酒,甚至不足以为一顿所谓“便饭”轻松买单,那么,那些请客吃饭的人就那么大方的甩钞票吗?自然也不会,你吃了他一顿,他自然会要你成倍的吐出来,这时候他们要考虑的问题就不再是群众是不是需要去问候一下了,更多的是要想想
f自己要怎样才可以把吃喝下去的东西变换成钞票成倍的吐出来,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我们想想看,他们吐出来的钱会是他们自己的吗?答案是:肯定不会!那谁又会为这顿饭所付出的后果买单呢?国家!不言而喻,间接承受损失的自然就是群众了,当党员干部,尤其是身处高位的党员领导干部在言行举止上做出了与群众利益背道而驰的举动的时候,那么曾经一心呵护你,栽培你的国家就必然会唾弃你,给予你应得的惩罚和制裁。上述事情仅仅是对奢侈浪费和脱离群众路线做一个简单的阐述,真实的情况或许比这还要复杂,这在当今社会也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如果一个饭局是这样的,那么全国千千万万的饭局呢?简直让人不敢想象!还有一部分党员干部秉持着明哲保身,无过便是功的为官哲学,认为只要不贪不腐,双手不碰黑钱,就不会犯错误,难道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显然不对,在人情利益的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