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设计论文:
C语言程序设计学习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在C程序设计课程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大学生程序设计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采取了相应策略。通过对教改班和非教改班的相关指标比较证明这些策略取得较好的效果存在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动手能力
C语言因为其功能强大、使用灵活、可移植性好几乎成为了高校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在大学生计算机知识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1。由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大多是在第一学年开设低年级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方法不适应、学习兴趣不高、基础薄弱等问题。如何化解这些问题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是C语言教学面临的主要课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每学年有近40个本科班级开设C程序设计课程2涉及理工文管法几十个不同的专业。笔者在学校教改项目的支持下经过多轮的教学实践对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探索。
1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各方面的基本情况笔者分别在教学初期、中期和课程末期三个阶段从多个不同侧面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显示低年级大学生在C语言学习中普遍存在“基础薄弱、兴趣低、动手难”等问题而教学中也普遍有“知识点课上理解困难、上机实践质量无法保证、缺乏有效手段来持续提高动手能力”等问题。11基础薄弱且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从调查结果看绝大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都没学习或接触过程序设计语言相关基础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只是会使用办公软件。学生学习目的为“想成为编程高手”的比率仅占11以考试和修学分为目的比率高达45如图1、2所示。12计算机利用率低动手能力不足调查显示现阶段拥有个人计算机的比例高达6023的同学宿舍内拥有计算机此数字说明现阶段大学生拥有非常好的上机实践环境而从计算机的利用率情况看“聊天、玩游戏、浏览新闻”的比例达63“查资料”比例有23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计算机的利用主要是偏向“娱乐”和“获取信息”而忽视了最主要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技能方面的提高。高比例的计算机普及率不仅没有成为推动大学生学习C语言的有利因素反而制约了对语言工具的学习和提高如图3、4所示。上机实践在C程序设计中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所在学校教学课时和上机实践的课时分别是32和56因此大学生上机效果直接反映了大学生对C语言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效果。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