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的边界、空间的范围。同时,景观又分为室外景观和室内景观两种,与建筑物之间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相互穿插的关系。建筑为景观提供了表现的基础和舞台,景观为建筑增添了生气和活力。其次,景观与建筑又有着相对独立性。这表现在,景观与建筑考虑的具体设计对象不同。建筑主要考虑室内空间的使用以及立体的形体构成,而景观主要考虑外部空间的完善和以园艺为主的视觉及功能效果。当然,二者也有同一性,那就是都要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来设计,都要以使用功能和人的感受作为设计的根本。13校园景观与校园形态设计的关系校园形态设计确定了校园景观设计的抽象原则,而校园景观设计将校园形态设计具体化了。因为校园形态设计主要以设计导则的形式出现,它确定的是外部空间和建筑物的体形关系,是一个指导性的原则,即使有量化的指标,也只是作为原则性的参考。而景观设计,是以形态设计导则为依据进行的具体设计,校园通过这样的具体设计进行施工建设。总而言之,校园规划之后是校园形态设计,在遵循校园规划并在校园形态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景观和建筑设计师平行的关系。2校园景观设计的目标原则21营造交往场所,强调可参与性校园景观设计的首要目标是为了营造一个富于活力和促进师生交往的良好场所环境。211新经济条件下的大学校园对交往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如前所述,新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转向,大学校园成为一个启发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良好和相互启发、锻炼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的场所。这种场所不仅仅体现在建筑物内的课堂上,更应该贯穿学生生活,包括室外课余活动空间。由于校园是一个步行为主要交通模式的社区,良好的校园景观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交往场所。212学生的生活方式特点。学生大部分在校的时间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宿舍教室食堂。就拿大学生每天上课6个小时计,8个小时睡觉,4个小时吃饭以及生活琐事,还有6个小时自由支配的时间。这其中,参加文化休闲活动、体育活动,以及室外晨读、散步、室外社团及文艺活动占了很大分量。即,大学生无论是三点一线的生活规律还是参与室外文化活动,都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处在校园环境中,于是,校园环境成为学生日常生活所依赖的空间。213由于景观空间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它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平台。如果对学生主要生活空间从私密到公共进行划分,我们可以发现,宿舍(28个学生共有)教室(20200个学生共有)户外空间(全部学生共有),呈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