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乾县的乾陵,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墓道两边并列着两块碑。东面的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碑高63米,重99吨。在巨大壮观的石碑上,没有女皇的生平事迹及丰功伟绩,这同对面为唐高宗所立的“述圣碑”形成鲜明的对比。有人说,这是她表示自己“功高德天”,难以用文字表示,所以,此碑无文胜有文;也有人说,武则天遗言,己之功过,由后人评说,因而一字不刻。然而,当初的无字碑如今变成了有字碑。郭沫若曾咏诗叹道:“千秋公案翻云雨,百顷陵园变土田。没字碑头镌字满,谁人能识古坤元?”图文应用1问题设计看《乾陵的无字碑》,并读碑下侧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①你怎样看待武则天为自己立“无字碑”的行为?②如今,为什么出现了“无字碑头镌字满”的现象?从中你可得到怎样的认识?③请你为武则天撰写墓志铭(限150字以内)。2参考答案①“担当身前事,何计身后名。”武则天政绩卓著,却不为自己歌功颂德、涂脂抹粉,让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是非,属明智之举,其精神可贵,具有政治家的眼光。②古往今来总有些人靠自己的见解和爱好,随意在碑上胡写乱刻,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从而造成了“无字碑头镌字满”的现象。认识:我们应该尊重历史,爱护文物。③武则天(642~705年),唐高宗皇后,后称帝并改唐为周。她重视农业生产,破格用人,发展了科举制度,并创立了“自荐”求官制度。她当政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是个承上启下的时代。她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但由于她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大建寺庙等,导致其统治晚年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例4】材料一“林甫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宠;杜绝言路,掩蔽聪明,以成其奸;妒贤疾能,排抑胜己,以保其位;屡起大狱,诛逐贵臣,以张其势。”材料二《内侍图》《资治通鉴》
f材料三王府君墓志铭
材料一引自《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司马光在这里列举了权相李林甫的四大奸恶,材料也反映了唐玄宗后期不问政事,宠信奸臣,政治黑暗的历史真实。材料二《内侍图》出土于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为墓里的壁画之一。唐初内侍省机构本来并不复杂,所领六局都是为皇帝及后妃生活起居服务的,主管宫内守卫、洒扫等事,并无政治权力。但到后来,由于皇帝宠信,宦官权力逐渐扩大。玄宗晚年深居后宫,宦官高力士等把持着呈进章奏、承宣诏命之权,太子、宰相都不敢得罪他们。安史之乱以后,由宦官充任的官职逐渐增多,特别是唐德宗时出现的左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