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促进银行合规建设以人为本促进银行合规建设
银行不仅是经营货币的企业,更是管理风险的企业。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合规管理既是银行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银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如何寻找更有效的管理模式,完善目前的管理及服务,创造业务模块优势?银行除研究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的优势模块,获取经验、寻找并缩小差距外,还需要进行自身的标杆突破,强调工作标准规范,追求各项业务管理中的“合规”。一、合规的内涵是什么?合规的内涵是什么?我们现在所说的合规,它是金融风险管理活动的基础,即:确保各金融业的活动与所适用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金融自身业务活动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相一致。对于银行工作人员来说,合规的“规”有内外两个源头,两个部分。第一是来源于外部的“规”,主要是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自律规则。国家法律法规具有基础性,决定性,强制性等特征,对于银行业来说,主要包括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制定的法律与规章,它是内部“规”的基础与源泉。在众多的法律法规中,《公司法》《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是、、最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完整性的银行业法律规范,可以这么说,这三部法律是银行业进行一切制度建设、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活动的最低门槛。另一个外部的“规”是行业自律规则,主要是行业协会,
f如金融学会,银行同业协会等制定的一些指导性文件。这些规则具有指导性、导向性等特点,它们虽然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但是他们能反映国家金融行业的现状,对未来国家的金融政策、金融法规动向有一定的预示作用,对我们的业务开展、风险管理等有警示作用,因而也不能完全忽视。第二是商业银行企业内部的“规”,主要是银行机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自身条件与需要进一步细化或制定的各类管理规定及内控规则。由于从表面看,这个“规”是广大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遵守与反复运用的,容易误导我们的认为遵守这些“规”就是合规了,容易令我们在对外开展业务、同业竞争等工作中忽略了要遵守法律法规这个最根本的、最低的要求。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在制定内部“规”时就必须使这个“规”是符合法律并能适应我们经营特点、提升经营管理层次、保障健康发展又能调动从业人员积极性的要求。在我国银行业股份制改革的背景下,各商业银行自身的公司治理、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