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3)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
f(4)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卫生洁具、医疗护理物品单独使用。(5)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6)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26、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通过什么传播,应采取什么隔离措施,有哪些?答: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应采取接触隔离措施:
(1)尽量单间隔离。无条件时同类多重耐药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2)加强手卫生。接触病人前后、诊疗护理前后应进行手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3)戴手套。可能接触病人的伤口、溃烂面、粘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戴手套。脱手套后,应进行手卫生。
(4)穿隔离衣。预计与病人的感染性物质接触时,需穿隔离衣,离开时脱下防护用品,并进行手卫生。
(5)病人物品专用。一般医疗器械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等应专用。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每次使用后须消毒。
(6)环境消毒。病人周围的物品表面、地面每天清洁消毒(用含氯消毒剂500mgL)。
(7)他科检查告知消毒。病人去其他部门检查或转科时,应向接受方说明接触隔离措施,用后的设备表面须清洁消毒(用含氯消毒剂500mgL)。
(8)限制探视。并嘱探视者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9)解除隔离:连续2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均未查出该病菌,方可解除隔离。27、医疗废物的定义?答: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28、医疗废物分哪几类?答: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29、“感染性废物”主要包括哪些?答:(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多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5)各种废弃的血液、血清。(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30、“病理性废物”主要包括哪些?答:(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3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