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动物生物学理论教学改革探讨
作者:戎伟梅双双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48期
摘要:在分子生物学技术快速发展及高校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式下,动物生物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以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本论文在总结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动物生物学理论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以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学生的综合科研能力。关键词:动物生物学;理论教学;改革;探讨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12002动物生物学是生物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广,包括动物形态、动物分类、动物生理、动物胚胎以及动物生态等方面的知识。动物生物学课程学习效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以后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而且很有可能成为毕业后从事动物相关领域的教学及科研工作的绊脚石。随着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以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微观学科的快速发展,动物生物学这一宏观学科逐渐被淡化,课时也被相应的压缩,经费投入也越来越少,给该学科的发展带来了一定阻力。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对动物生物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利用有限的经费进行学科建设是一个很大的挑战1。在综合性大学教学培养计划中,动物生物学课程通常由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外实习三部分内容组成,理论教学是实验教学和课外实习的基础,本论文将对动物生物学理论教学部分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一、动物生物学理论教学内容的调整动物生物学理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动物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动物的结构组成和功能以及动物由低等向高等进化的一般规律。动物生物学包含的内容很多,主要涉及8个无脊椎动物门、2个中间过渡门类和脊椎动物亚门的6个纲2。如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如此大量的知识、信息,又不会使学生出现精神疲惫的情况,有必要对我们的教学内容适当地调整。1突出动物生物学概念的重要性。动物生物学概念是反映动物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生命活动本质的思维形式,是动物生物学教学内容大厦的基石。因此,突出概念的重要性,探讨其概念的划分类型和讲授方法,对于提升动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动物生物学概念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普遍性概念,另一类是特殊性概念,普遍性概念和特殊性概念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