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面对地球自西向东;从北极看是逆时针方向;从南极看是顺时针方向。周期:一天(或24小时)。地理现象:产生昼夜更替现象和时间差异。8.地球公转周期:一年。定义:地球绕着太阳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地理现象:四季变化(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9.地球公转示意图:课本P1110.五带的划分:划分依据: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终年炎热,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温带地区四变化明显寒带:北极圈以内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内为南寒带。寒带地区终年寒冷,有极昼和极夜现象。11.地图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12、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式●大小判断:比例尺是一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13.方向:①通常情况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画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③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14.图例:熟悉常用图例。P1415.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16.等高线: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同;2.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3.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一般不相交。17.等高线地形图:18.地形判读:●等高线密集处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处表示坡缓。●地形部位:①山顶一般用▲表示。②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位由高处向低处凸出.③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位由低处向高处凸出.④鞍部:相临两山顶之间的较低部位.⑤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19.地形剖面图:能够直观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高低起伏状况.第二章陆地和海洋20.基本概念:大陆;岛屿(格陵兰岛面积最大);大洲;半岛;海峡。28)(P21.海陆分布状况①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概括的说是三分海洋七分陆地。②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③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多于陆地。
实地距离图上距离
换算时注意单位的统一。●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
7
f④大洲基本上是一南一北对称分布.⑤大陆的轮廓多呈三角形。22.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课本P2923.位置:东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西半球:北美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