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学校文化建设
在教工委、教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的校长,我有幸参加了未来校长高研班的学习,先后聆听了高本大、彭玮、李烈等名校长的专题讲座,以及刘儒德、王立军等专家的讲座,既被他们先进的理念、超人的魅力、优秀的素质、高超的管理、出色的成就所折服,又学到了许多现代校长管理学校的方法,实在是获益匪浅。一、校长的办学理念从哪里来1、办学理念应来源于学校的历史传承每所学校都有其办学的历史,都在无时无刻书写着自己的历史,或长或短,或辉煌或平淡。校长的办学理念也与学校的历史一脉相承,随时都在承担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任,在不断总结、传承历史的同时,又在继续着学校的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而不能与学校历史相游离。也不能一个校长就另立一个理念,不因校长一人的离开而断代。喇叭沟门中心小学的历史虽然不算悠久,但作为北京最北部的一所山区学校,尤其是满族学校,多年来得到了领导的高度关注。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何鲁丽先后14次到校视察,贾庆林、周济、朱善璐等领导也曾多次来校,可以说,喇小是在领导的关注下发展起来的。多年来,学校教师形成了”诚信工作、认真负责、尊重他人、宽容理解、团结互助、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核心价值观,造就了以彭明友为代表的优秀教师群体。前任校长提出“为教师的成长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努力为教师搭建发展的桥梁,努力为学生铺设成长的平台。我继任校长后,非常认可这个理念,认为非常符合学校的实际,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就一直坚持这个理念,从这个理念出发,组织开展各项教育活动,推动学校的不断发展。2、办学理念应来源于学校的教师实际学校的发展关键在教师,教师的素质决定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办学理念的理解决定了教育教学行为的方向。喇叭沟门中心小学教师构成非常复杂,既有在当地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教师,他们成为学校历史的见证者,对学校的办学理念比较认可;也有外省市引进的大学生,支教教师,二次分配教师,这部分教师占到专任教师的80,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多所学校,也经历了不同的办学理念,对喇小的理念需要适应。并且,二年后又返回了原校,又有一批新的支教教师来到喇小,可以说,学校的教师每年都有大变动,每年都有多张新面孔,缺乏稳定性。如何使这样的教师适应、理解学校的理念,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对此,我们交叉组织各部分教师开展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