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保障议会权利,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二、美国1、1776年《独立宣言》马克思把它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为美国民主化进程作了思想理论到制订法律的准备。2、《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部资产阶级宪法,确立美国是三权分立的联邦总统制国家。三、法国1、《人权宣言》提出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法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有重大意义。2、《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3、1804年的《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第二专题
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考点1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一、西汉开通两条丝绸之路1、陆上丝绸之路①开通: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开通。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西亚-大秦。②意义:A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B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C两汉之际,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2、海上丝绸之路①汉武帝时,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广东-印支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②意义:A、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扩大了秦汉文化对外的影响。B、从海路沟通了东、西方外交联系,拓展了中国、亚洲濒海地区、欧洲一些国家的外交活动范围。二、唐朝丝绸之路的拓展1、陆路方面:隋唐时期陆路上的“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时期,东起长安,经中亚,一条至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另两条至地中海进入欧洲、或西北行进入欧洲。
f2、海路方面:从广州出发,最远可以到达波斯湾。三、明朝郑和下西洋1、目的①宣扬国威,宣传明王朝的强盛。②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③为宫廷购回奢侈品,即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2、概况:1405年到1433年,从郑和先后七次航海,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3、特点:①倡导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②不是发展海外贸易,采取的事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4、历史意义①郑和下西洋期间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②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极大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③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与欧洲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