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连接
返回
§36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构造和计算
361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工作性能和构造要求
一、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工作性能1、高强度螺栓的抗剪性能由图352中可以看出,由于高强度螺栓连接有较大的预拉力,从而使被连板叠中有很大的预压力,当连接受剪时,主要依靠摩擦力传力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抗剪承载力可达到1点。通过1点后,连接产生了滑解,当栓杆与孔壁接触后,连接又可继续承载直到破坏。如果连接的承载力只用到1点,即为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如果连接的承载力用到4点,即为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2、高强度螺栓的抗拉性能高强度螺栓在承受外拉力前,螺杆中已有很高的预拉力P,板层之间则有压力C,而P与C维持平衡(图361a)。当对螺栓施加外拉力Nt,则栓杆在板层之间的压力未完全消失前被拉长,此时螺杆中拉力增量为P,同时把压紧的板件拉松,使压力C减少C(图361b)。
计算表明,当加于螺杆上的外拉力Nt为预拉力P的80时,螺杆内的拉力增加很少,因此可认为此时螺杆的预拉力基本不变。同时由实验得知,当外加拉力大于螺杆的预拉力时,卸荷后螺杆中的预拉力会变小,即发生松弛现象。但当外加拉力小于螺杆预拉力的80时,即无松弛现象发生。也就是说,被连接板件接触面间仍能保持一定的压紧力,可以假定整个板面始终处于紧密接触状态。但上述取值没有考虑杠杆作用而引起的撬力影响。实际上这种杠杆作用存在于所有螺栓的抗拉连接中。研究表明,当外拉力Nt≤05P时,不出现撬力,如图362所示,撬力Q大约在Nt达到05P时开始出现,起初增加缓慢,以后逐渐加快,到临近破坏时因螺栓开始屈服而又有所下降。
f由于撬力Q的存在,外拉力的极限值由Nu下降到Nu。因此,如果在设计中不计算撬力Q,应使N≤05P;或者增大T形连接件翼缘板的刚度。分析表明,当翼缘板的厚度t1不小于2倍螺栓直径时,螺栓中可完全不产生撬力。实际上很难满足这一条件,可采用图357所示的加劲肋代替。在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中,由于高强度螺栓连接受拉时的疲劳强度较低,每个高强度螺栓的外拉力不宜超过05P。当需考虑撬力影响时,外拉力还得降低。二、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构造要求1、高强度螺栓预拉力的建立方法为了保证通过摩擦力传递剪力,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P的准确控制非常重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高强度螺栓,其预拉力的建立方法不尽相同。(1)大六角头螺栓的预拉力控制方法有:①力矩法一般采用指针式扭力(测力)扳手或预置式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