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额预付大趋势
【摘要】未来的35年内,总额预付制度作为一种最能发挥医疗服务供方参与医疗费用管理作用,费用控制性最强的医疗保险费用支付制度,将在我国的医疗保险领域中普遍推行已是一个必然的大趋势。这一趋势对医疗服务的观念和行为,对医疗模式和制度都会带来巨大影响,对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和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主动的去认识和把握这一大趋势,提早制定应对的措施,是所有医疗保险相关部门和人士不可回避的课题。
总额预付制度作为医疗保险对医疗供方的一种费用支付手段,近一年来,在一些医疗保险制度相对成熟的地方(如珠三角地区)出现了快速发展的情况。应该说这是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可以预计,未来的35年内,总额预付制度将在我国的医疗保险领域中普片推行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大趋势。这一趋势将给我国医疗保障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带来巨大影响和变化。如何认识和把握这一大趋势,是所有医疗保险相关部门和人士应尽早研究的课题。一、为什么会实行总额预付?为什么会实行总额预付?
f医疗保险支付理论告诉我们,由于医疗服务领域基本上是一个由医疗服务提供方主导的卖方市场,市场规律在这一领域中常常是失灵的,不仅消费者个人对这个市场的调节和监控是基本无效的,就是专业的监管队伍和所谓的“高级监控手段”在对医疗供方的监管上也往往是软弱无力的。因而,控制医疗服务质量和数量(含费用)的关键环节就在于医疗供方,合理使用医疗费用的关键机制就是要使医疗供方承担起既提供医疗服务,又控制医疗费用的双重职责(即所谓水龙头理论)。因此,医疗保险的费用管理原则就是要求尽可能的采用定额预付方式,而尽量减少使用按服务项目付费方式,其目的就是在于通过定额引导医疗供方主动控制医疗费用。但是,由于医疗供方对医疗服务的主控性太强,即使使用各种定额预付制度(除总额预付制外),医疗供方对每一种支付制度最终都会拿出应对的策略,不论是按医疗人数、按医疗天数,还是按病种、按疾病分类(DRGs)等等,只要留有可向外扩展空间,他们总会使服务数量和费用越做越大。总额预付制也称为总额预算支付方式(globlebudget)从理论上来说是指(概念):医疗保险方与医疗供方通过协商,确定一个总的医疗费用预算额度,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医疗服务供方在完成规定的医疗服务范围、数量和质量(服务包)的情况下,不论医疗供方的实际费用是多少,保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