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2)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3)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解答:解:A、冬天哈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发生液化变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A正确;B、冰消融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故B错误;C、夏天湿衣服变干,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吸热;故C错误;D、樟脑球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情况的掌握,属于热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4.(2分)(2015南京)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
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
f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根据阳光聚焦方法得到焦距:太阳光射到地球上是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
线经凸透镜会聚后得到凸透镜的焦点.(2)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解答:解: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20cm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20cm.一个物体放在这个透镜前40cm处,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选C.点评:(1)掌握阳光聚焦的方法判断凸透镜的焦距和凸透镜的三种成像情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凸透镜焦距的确定一般可用下面两种方法:①平行光聚焦法,如此题;②二倍焦距成像法,即u2f时成等大的实像.
5.(2分)(2015南京)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A.1:2
B.2:1
C.4:1
D.8:1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在图象上找出任意一组质量和体积的对应值,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甲乙物质的密度,然
后求出两者的密度之比.解答:解:由图象可知,
当m甲40g时,V甲10cm3;当m乙10g时,V乙20cm3,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
ρ甲
4gcm3;
ρ乙
05gcm3,
所以,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gcm3:05gcm38:1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