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性和妥协性。
③脱离人民群众,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一、八国联军侵华:1、时间:1900年1901年2、侵略者:八国联军3、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4、结果:签订:《辛丑条约》5、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辛丑条约》1、时间:1901年2、双方:清政府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3、主要内容:①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做担保。②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③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允许中国人居住。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4、影响:①《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额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②清政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二、义和团运动性质: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组织口号:扶清灭洋(扶清: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其抱有幻想。灭洋: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又具有盲目性落后性)意义: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第8910课辛亥革命1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①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②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2、中国同盟会⑴成立时间:1905年⑵成立地点:日本东京⑶领导人:孙中山为总理⑷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⑸成立意义:①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
②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⑹机关刊物:《民报》(7)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党3、三民主义⑴创立者:孙中山
2
f⑵三民主义内容:民族、民权、民生(民族是前提,民权是核心)
①西方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
⑶意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②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文化逆流,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
4、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
③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从辛亥革命的失败中反思,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
⑴武昌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标志着辛亥革命开始,全国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须根除封建旧文化,进行思想领域的革新运动。
府独立。清朝的统治名存实亡。
2、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r